2019年,长春理工大学申报各类教育规划课题91项,同比上年增长了12%;教学改革课题申报69项,同比上年增长了8%;申报各类科研项目997项,同比上年增长了11%;新增科研立项538项,同比上年增长了49%。
各项数据出现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学校自2018年启动的校内教师岗位聘任改革。“新的岗位聘任制度激发了老师们的活力。”长春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佟首峰表示。
学校教师岗位聘任适用了国内高校普遍通用的“职称+绩效”制度,即教师的实际收入由国家岗位工资和校内岗位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国家岗位工资由初级到高级的专业技术职称确定,体现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校内岗位工资体现在校内岗位绩效工资上,评聘更多体现教师个人在聘期内的实际贡献。
以职称制度创新激活干事创业活力
2018年年初,学校对上一轮校内聘任与考核文件进行了改进和修订,并启动了新一轮校内教师岗位聘任。新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在校内岗位工资上打破了原有的职称限制,着重以上一聘期的业绩作为评价标准。
“受原来制度的限制,拥有讲师职称的教师在聘期内无论其业绩有多好,校内岗位最高也只能聘在8级。”人事处处长李全勇介绍说,“新的制度下,校内岗位聘任可上可下的通道被完全打开,成果丰富、贡献度高的讲师可以聘到原来只有拥有教授职称才能够聘任的最高级别岗位。当然,业绩较差的教授也会跌落到最低的10级岗位。”
在此轮岗位聘任中,学校有233名讲师、副教授凭借优秀的业绩聘任到原来教授才能聘任的岗位,也有84名教授、副教授由于业绩下降而聘任到相对较低的岗位。
陈薪羽是理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凭借优秀的业绩,1986年出生的陈薪羽在此次聘任中从7级岗升至2级岗。拥有副教授职称的她拿到了教授级的工资。按照原来的制度,她从7级岗聘至2级岗至少需要5年时间。
“刚看到工资卡里多了将近一倍的数字时,确实高兴了一小下。”陈薪羽笑着说,“那一瞬间感觉自己熬过的夜、加过的班、掉过的头发都被认可了。”
然而,作为一名“85后”女博士生导师,翻番的收入没有留给她太多的时间去“畅想‘购物车自由’”,低岗高聘的工作压力就已经扑了上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较高的岗位收入是一种无声的鞭策。”陈薪羽说。
同样,从7级岗高聘至3级岗的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李俊烨告诉记者,新的岗位聘任制度让教师在考核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总体上是激发了大家的活力,对学校发展有益。他说,“教师被聘到更高的岗位后,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压力变成了动力。当大家都有干劲的时候,学校发展将越来越好。”
以提升教学质量夯实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
长春理工大学此次人事聘任改革中的另一大亮点是坚持了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将教学质量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新的聘任制度加大了教学业绩的划定范围及教学业绩在岗位条件中的比重,在由教学业绩和科研业绩构成的两大类27项聘任条件中,教学类条件为18项,占比三分之二,涵盖人才培养、教师教学技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师教学研究与成果获奖以及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
新聘任制度的导向作用很快从教师的工作状态上反映出来,考评教学类的各项数据显著提高。2019年,长春理工大学除教育规划课题、教学改革课题申报数量明显增加外,在课程建设方面,2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A类,4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金课”建设A、B类,2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被认定为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在专业建设方面,“光学物理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和“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定为国家级基地建设项目。
“这次聘任制度调整对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教务处处长侯玉秀肯定地说,“学校办学的初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制度引导全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突出教学质量就是这一初心的最好体现。”
以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资源的第一优势
黄根哲是机电工程学院一名拥有33年教龄的老教师,早已获评教授职称的他在2016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根据新的聘任制度,黄根哲凭借优秀的教学业绩被聘任到了更高一级岗位。“学校紧跟国家形势重视本科教学,我们应该点个大大的‘赞’。”黄根哲说,“本科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我希望学校对本科教学的侧重力度再大一点。”
“人才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核心之一。”李全勇坦言,从全国来看,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风起云涌,“不进则退”的现象甚至已经变为了“慢进也退”,那些快速崛起的高校无不是通过打破制约瓶颈、激发人才活力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长春理工大学在60多年的办学中,形成了鲜明的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被誉为“中国光学英才的摇篮”。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进入A-类,稳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也是省内唯一拥有A类学科的省属院校。“长春理工大学经过多年的传承,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根基。现在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因为我们的犹豫和迟钝而错失发展机遇,那就愧对了历史。”校长苏忠民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学校发展和每一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玉新表示,“我们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牵引,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就是为了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让教师们安心扎根这片教育事业的沃土,努力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加油助力。”